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
首頁 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

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

透過「看見臺灣」空拍鏡頭,我們終於理解「地理臺灣」的美麗與哀愁。
「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」要把我們的視野拉的更長、更廣,從頭瞭解「歷史臺灣」,讓聽眾真真切切感受臺灣的心跳與呼吸,你會發現它的獨特,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,而它也將回饋你瞭解現在、面對未來。
跟著周婉窈老師「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」節目,一起探索「歷史臺灣」的美麗與哀愁。

臺灣總督府早期統治、臺灣人的肆應、籠絡與鎮壓

您聽過「匪徒刑罰令」嗎?您知道進行舊慣調查的邏輯在哪裡呢?誰是「六氏先生」?我們如何看這一段歷史呢?

日本接收臺灣、臺灣民主國、臺人保鄉衛土戰役

甲午戰爭是清日兩國為朝鮮而戰,清廷簽訂馬關條約,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、澎湖。由於三國干涉還遼,最後日本只取得臺灣和澎湖。條約中規定割讓後兩年內人民可以選擇去留,留下來的人就成為日本臣民。

東亞新局勢和清領最後二十年

牡丹社事件以清日兩國簽訂和約作結,影響非常深遠,引發一連串的反應,最後造成東亞國際政治秩序的大改變,帶來新的局面。這個事件將臺灣帶入日本人的視野中,導致日後日本在馬關條約的談判中索取臺灣。

小台的故事、風港日軍招降上十八社、牡丹社事件的結局

您聽過1874年有排灣族少女被帶到日本「留學」的事情嗎?這件事情長久以來被懷疑是虛構的故事,但日本國家檔案的照片和文件證明屬實。日本人暱稱這位排灣少女為「小台」,為何小台會「被留學」?她到東京學習什麼?為何又被送回來?小台最後的遭遇為何?這些都很值得我們了解。

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

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船難救助協議,確實有效力,至少有三次西方船在卓杞篤統領的下十八社的海域發生船難,船難者都獲得救助。但1971年11月卻發生琉球人因船難上岸,被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族人聯手殺害的事情,何以如此?

船難、羅發號事件、李仙得和卓杞篤的見面和簽約

未來幾週我們要講牡丹社事件,這週是前奏,先講船難、羅發號事件,以及李仙得和卓杞篤的見面和簽約。聽眾朋友還記得這個節目講過十六、七世紀的帆船時代嗎?海上航行發生事故的機率很高,因此東亞海域諸國間發展出一套海上救助機制,清政府對於船難者,編有經費,並有固定的送還路線和中繼港市。

開港通商、西方人來臺,以及基督教的傳教和影響

在這一講,我們首先簡單介紹商貿上的影響,其次介紹兩位西方人物史溫侯和畢麒麟。您想知道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教帶來了哪些影響嗎?是西醫、西樂、臺語羅馬字、新式教育,尤其是女子教育,還有傳教士對島嶼的愛和奉獻嗎?請來聽周老師怎麼說。

移墾社會的女性:傳統價值、婚姻、人身買賣和阿昭的故事

您知道什麼是「七出三不去」嗎?您知道在移墾社會的臺灣,有哪些比較特別的婚姻型態?您應該聽過童養媳吧。除了賣兒賣女,可以賣妻嗎?可以賣寡婦嗎?請聽周老師為您娓娓道來。

閩粵之別、科舉制度與臺灣大家族的形成

清代臺灣的漢人,主要來自福建省(閩)和廣東省(粵)兩個地方。過去的人沒有我們今天的族群觀念,他們在講人群從哪裡來時,是用省、府、縣來講,但行政區劃不是人群(族群)區劃,同一語言/文化的人群往往是跨行政區的,這就造成我們今天在閱讀文獻上的困擾。

原漢隔離政策、漢人侵墾,以及原漢界址圖

清廷在局部統治臺灣時,有統治到的地區和沒統治到的地區,以一條界線來區隔,此即「番界」,區隔了界內的漢人和「熟番」,以及界外的「生番」。由於漢人不斷跨過番界,藏匿山區或侵墾原住民土地,導致很多問題,清廷幾度清理番界,重新劃定界線。

七日內最多人點閱

熱門節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