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墾社會的女性:傳統價值、婚姻、人身買賣和阿昭的故事
您知道什麼是「七出三不去」嗎?您知道在移墾社會的臺灣,有哪些比較特別的婚姻型態?您應該聽過童養媳吧。除了賣兒賣女,可以賣妻嗎?可以賣寡婦嗎?請聽周老師為您娓娓道來。
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
臺灣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,數量非常多,內容十分豐富、多樣。最大宗的採集工作是日本時代做的,是在漢化、日本化,以及戰後基督教化之前採集到的,絕大多數還保留原初的面貌,彌足珍貴。
噍吧哖事件、反殖民運動,以及文化啟蒙
在節目中,我們將介紹反殖民運動的歌曲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歌〉,以及〈美臺團團歌〉,那種昂揚進取的精神,仍能感動我們吧?
近代化、臺灣新的藝術世界
殖民統治是負面的,近代化本身卻是正面的,基礎建設有鐵路、銀行、郵便、電信、醫院等等,在制度方面,尤以近代教育成效最顯著。在近代化的過程中,臺灣產生新的藝術形式。
東亞新局勢和清領最後二十年
牡丹社事件以清日兩國簽訂和約作結,影響非常深遠,引發一連串的反應,最後造成東亞國際政治秩序的大改變,帶來新的局面。這個事件將臺灣帶入日本人的視野中,導致日後日本在馬關條約的談判中索取臺灣。
語文轉換、新舊文學、以及鄉土文學論戰
日本在臺灣實施近代教育,一開始即決定以日語作為殖民地的教育語言。這個決定對臺灣產生深遠的影響,臺灣成為日文、漢文雙文多語社會;原住民社會則是「日.原雙語」並存並用。
海洋之子鄭成功(一)
在臺灣,鄭成功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歷史人物,在歷史現場的十七世紀中葉,他是揚名大東亞的一號人物,有個響亮的名號──國姓爺,連西方人都知道,稱呼他為Koxinga。
日本接收臺灣、臺灣民主國、臺人保鄉衛土戰役
甲午戰爭是清日兩國為朝鮮而戰,清廷簽訂馬關條約,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、澎湖。由於三國干涉還遼,最後日本只取得臺灣和澎湖。條約中規定割讓後兩年內人民可以選擇去留,留下來的人就成為日本臣民。
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
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船難救助協議,確實有效力,至少有三次西方船在卓杞篤統領的下十八社的海域發生船難,船難者都獲得救助。但1971年11月卻發生琉球人因船難上岸,被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族人聯手殺害的事情,何以如此?
人類的遷徙和古早的臺灣
臺灣的原住民和漢人怎麼來的?為什麼有人會說「我們通通從非洲來的」?要回答這些問題,就必須將原住民的祖先遷徙來臺灣的本事,放到整個人類「出非洲」的大圖景中予以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