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將臺灣收入版圖,究實而言,是將臺灣「局部」收入版圖。一開始只有統治約六分之一的地方,一直要到1875年之後,才將全臺灣劃入行政區劃中。在局部統治臺灣時,清廷有統治到的地區和沒統治到的地區,以一條界線來區隔,此即「番界」,區隔了界內的漢人和「熟番」,以及界外的「生番」。由於漢人不斷跨過番界,藏匿山區或侵墾原住民土地,導致很多問題,清廷幾度清理番界,重新劃定界線。在實際的地表上,有挖土牛溝、推土牛的作法;在地圖上,原先用紅線畫番界,後來有用藍線、紫線、綠線畫新番界的情況。
全世界目前有六幅畫有番界的臺灣古地圖,其中一幅最近幾年才「出土」,是私人收藏的。這幅《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》於十二月五日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(在臺南)第一次公開展出。您想了解它為何珍貴嗎?今天的節目有詳盡的解析……
節目名稱:Lán-ê 島嶼.lán-ê歷史
播出時間:2017年12月18日
主講者:周婉窈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