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漢隔離政策、漢人侵墾,以及原漢界址圖
清廷在局部統治臺灣時,有統治到的地區和沒統治到的地區,以一條界線來區隔,此即「番界」,區隔了界內的漢人和「熟番」,以及界外的「生番」。由於漢人不斷跨過番界,藏匿山區或侵墾原住民土地,導致很多問題,清廷幾度清理番界,重新劃定界線。
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
臺灣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,數量非常多,內容十分豐富、多樣。最大宗的採集工作是日本時代做的,是在漢化、日本化,以及戰後基督教化之前採集到的,絕大多數還保留原初的面貌,彌足珍貴。
鄭經反攻大陸、施琅攻取臺灣,以及寧靖王的殉明
遠在福建海外的東寧王國,是大清一統江山的最後一里路,但清廷有它內部必須處理的問題,就是三藩的力量太大。由於康熙帝的撤藩舉動,引發三藩起而反抗中央。鄭經在三藩起事後,帶兵渡海「反攻大陸」,頗有戰果,可惜六年後慘敗,撤回臺灣。
國姓爺和荷蘭的戰爭、梅氏和亨布魯克的遭遇
鄭成功在南京之役失敗之後,決定攻打臺灣。他的船隊乘著大潮直接駛入臺江,五日內赤崁城投降,但熱蘭遮城很難攻打,足足圍攻近九個月。最後在VOC來降的軍人的獻計和協助下,攻下烏特勒支碉堡,在熱蘭遮城的荷蘭當局終於決定放棄抵抗。
噍吧哖事件、反殖民運動,以及文化啟蒙
在節目中,我們將介紹反殖民運動的歌曲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歌〉,以及〈美臺團團歌〉,那種昂揚進取的精神,仍能感動我們吧?
海洋之子鄭成功(二)
為什麼鄭成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?他被帶回中國的成長過程如何?在滿人入關之後,在動盪的世局中,青年鄭成功有何際遇?他最想念的媽媽有來中國嗎?一個從沒帶過兵的書生為何會在父親鄭芝龍投降滿清之後,決心起兵呢?請聽此回分解。
人類的遷徙和古早的臺灣
臺灣的原住民和漢人怎麼來的?為什麼有人會說「我們通通從非洲來的」?要回答這些問題,就必須將原住民的祖先遷徙來臺灣的本事,放到整個人類「出非洲」的大圖景中予以理解。
荷蘭VOC佔領臺灣的過程kap統治的情況
李旦是誰?一個平戶的大海商,中國官方眼中的「海寇」,為何和臺灣有密切的關係?連死後都帶來很大的影響。濱田彌兵衛又是誰?為何他要突襲荷蘭VOC的臺灣長官諾易茲?欲知詳情,歡迎繼續收聽我們的節目。
移墾社會的女性:傳統價值、婚姻、人身買賣和阿昭的故事
您知道什麼是「七出三不去」嗎?您知道在移墾社會的臺灣,有哪些比較特別的婚姻型態?您應該聽過童養媳吧。除了賣兒賣女,可以賣妻嗎?可以賣寡婦嗎?請聽周老師為您娓娓道來。
漢人社會的特色、歲時節慶,以及人口結構的問題
再十一天就冬至了,要吃湯圓。您想知道清代臺灣的漢人過哪些節日嗎?他們當然沒有情人節,但他們在七夕做什麼?台南市政府在推行的「做十六歲」,有歷史根源嗎?清代臺灣最大的人口結構問題是什麼?請聽節目中精彩講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