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
首頁 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

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

透過「看見臺灣」空拍鏡頭,我們終於理解「地理臺灣」的美麗與哀愁。
「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」要把我們的視野拉的更長、更廣,從頭瞭解「歷史臺灣」,讓聽眾真真切切感受臺灣的心跳與呼吸,你會發現它的獨特,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,而它也將回饋你瞭解現在、面對未來。
跟著周婉窈老師「Lán ê 島嶼.lán ê 歷史」節目,一起探索「歷史臺灣」的美麗與哀愁。

噍吧哖事件、反殖民運動,以及文化啟蒙

在節目中,我們將介紹反殖民運動的歌曲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歌〉,以及〈美臺團團歌〉,那種昂揚進取的精神,仍能感動我們吧?

臺灣總督府早期統治、臺灣人的肆應、籠絡與鎮壓

您聽過「匪徒刑罰令」嗎?您知道進行舊慣調查的邏輯在哪裡呢?誰是「六氏先生」?我們如何看這一段歷史呢?

臺灣棄留的決定、清朝統治的初期、「唐山過臺灣」

清廷限制人民自由遷徙來臺,禁止「無照渡臺」,也禁止攜眷,導致很多底層人民透過偷渡的方式來臺灣。偷渡風險很大,遇到惡質的「客頭」(類似今天的人蛇集團)更是悽慘。為何「唐山過臺灣」下一句是「心肝結歸丸」(心糾成一團)呢?……

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

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船難救助協議,確實有效力,至少有三次西方船在卓杞篤統領的下十八社的海域發生船難,船難者都獲得救助。但1971年11月卻發生琉球人因船難上岸,被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族人聯手殺害的事情,何以如此?

鄭經反攻大陸、施琅攻取臺灣,以及寧靖王的殉明

遠在福建海外的東寧王國,是大清一統江山的最後一里路,但清廷有它內部必須處理的問題,就是三藩的力量太大。由於康熙帝的撤藩舉動,引發三藩起而反抗中央。鄭經在三藩起事後,帶兵渡海「反攻大陸」,頗有戰果,可惜六年後慘敗,撤回臺灣。

十六、七世紀台灣海洋史的發展和美麗島的出現

在十六世紀要結束時,臺灣開始為外界所注意,終於浮現於西方人的視野中,獲得「美麗島」之稱。十七世紀初,荷蘭和英國也來到這個海域,「兩牙」逐漸沒落,最後在各種勢力的競逐中,臺灣終於捲入「世界」中……。

皇民化運動、戰爭動員,以及「終戰」的來臨

聽眾朋友可能聽過日本統治臺灣是「五十年皇民化」,這是很大的誤解。「皇民化」運動的目標,在於將殖民地人民改變為真正的日本人,有具體推行的項目,從1937至1945年。在此之前,殖民當局並沒要求臺灣人「日本化」,反而以西方文明為模仿對象。

小台的故事、風港日軍招降上十八社、牡丹社事件的結局

您聽過1874年有排灣族少女被帶到日本「留學」的事情嗎?這件事情長久以來被懷疑是虛構的故事,但日本國家檔案的照片和文件證明屬實。日本人暱稱這位排灣少女為「小台」,為何小台會「被留學」?她到東京學習什麼?為何又被送回來?小台最後的遭遇為何?這些都很值得我們了解。

近代化、臺灣新的藝術世界

殖民統治是負面的,近代化本身卻是正面的,基礎建設有鐵路、銀行、郵便、電信、醫院等等,在制度方面,尤以近代教育成效最顯著。在近代化的過程中,臺灣產生新的藝術形式。

東亞新局勢和清領最後二十年

牡丹社事件以清日兩國簽訂和約作結,影響非常深遠,引發一連串的反應,最後造成東亞國際政治秩序的大改變,帶來新的局面。這個事件將臺灣帶入日本人的視野中,導致日後日本在馬關條約的談判中索取臺灣。

七日內最多人點閱

熱門節目